关于印发《六合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关工委  撰稿: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4-1 9:43:55  浏览次数:313

关于印发《六合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六教工委〔202513


各街镇教育党总支,各直属学校(单位):

现将《六合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2025326


六合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续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全区教育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扎实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暨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六合教育新实践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建带关建”,牢牢把握政治方向。

1.学好政治理论,把握工作方向。加强学习培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并与贯彻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和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强化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与关工委建设一体推进、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带关建”要求落到实处。

2.坚持学以致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准确把握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引导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成员通过学习践悟,学出更加坚定的政治忠诚、更加过硬的本领能力、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勇于开拓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提升关工委政引领力。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发挥讲师团的作用,注重选优宣讲课题,突出重点内容,打造精品课程,组织开展“新思想、新实践、新成就”主题宣讲,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切实助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大思政”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引路,使广大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感恩教育为重点,以读书征文、宣讲报告、情景体验等为载体,青少年组织开展“颂党情、感党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一以贯之地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省、市、区关工委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提高主题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着眼青少年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关爱工作成效

1.倾情关爱青少年中特殊群体。加强对孤儿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独立生活的困难学生、突发困境学生等青少年中特殊群体的关爱工作,重点突出成长陪伴、学业辅导、就业帮扶,强化人文关怀,实现“扶贫”更“扶志”。继续通过校外教育辅导站、“关爱超市”、“谈心小屋”等阵地,以“手拉手,交朋友”走访慰问、捐资助学和“润心”行动等为载体做好关爱帮扶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弱势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2.积极助力“青蓝工程”。结合新入职教师数量较大的实际,继续组织动员退休的名特优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参与“青蓝工程”、实施“导师制”、建立退休名特优教师工作室等为载体,助力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加快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群体快速成长。

3.不断提升“校站结合”质量。围绕“双减”后中小学生的新需求和新特点,积极推动将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纳入基层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总结“校站结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继续组织动员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配合开展思政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假期陪伴等活动,切实丰富中小学生的校外生活,助力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

(四)坚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

1.切实加强家长学校总校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参与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总校的指导、管理作用,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办学规范化、教学优质化、工作特色化,不断提升家长学校工作水平,使全系统家庭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2.不断提高中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质量。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按照《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考核标准(试行)》,协助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健全和完善家长学校工作运行机制,办好每一所基层家长学校。不断提升家长学校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深度融合,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协力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室建设。密切配合区关工委、文明办、妇联等部门,有序推进全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室建设。主动作为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室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育人阵地。

 (五)坚持打造“四型”关工委,统筹推进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

1.有序推进中小学“五好”关工委建设。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要求,坚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关工委工作实情,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工委《全国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一体化实施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暨基层“五好”(即“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关工委建设工作,根据《江苏省中小学“五好”关工委建设基本要求》,有序完成中小学“五好”关工委建设合格认定工作。

2.进一步加强工作品牌建设。强优势、补短板、重实践突破为要求,进一步明确关工委品牌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强化分类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坚持精益求精,精心谋划具有关工委特色的工作和活动努力在教育系统形成“一校一特”或“一校一品”中小学关工委工作新格局。着力打造更多质量高、内容好、有特色、成效显的关工委工作品牌,努力把实践性成果固化为制度性机制。

3.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一相对稳定的通讯员群体,通过网络、微信等形式,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指导工作的宣传通讯体系。努力做到重点活动及时宣传、系列活动持续宣传、典型经验突出宣传,从而形成声势,扩大影响。继续办好“关工在线”网页和微信群及工作季刊《园丁唱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活力。